榮獲評鑑績優

親子文章分享

如廁訓練主要為幫助孩子順利擺脫尿布,逐步擁有大、小便自理的能力。家長應瞭解的是,如廁訓練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,唯有配合孩子發展,按步就班地引導,才能成功達成目標。本篇將依序介紹如廁訓練之適合時機、各階段重點、男女寶寶方式差異、外出如廁問題等,希望能一次解決家長所有疑惑!
如廁訓練該開始了嗎?

如廁訓練該何時開始,完全取決於孩子的發展。根據研究指出,18~30個月開始如廁訓練,成功機會較大,而之所以非限定在某一年齡,則是考量每個孩子發展速度和成熟年齡不太一樣。家長毋須刻意提早訓練,重要的是,確認孩子的發展是否已經準備好了。

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王萱鎮表示,要開始訓練孩子如廁,應待孩子神經、肌肉、認知或語言發展具一定成熟度再開始,男生平均又比女生晚3~6月左右。簡易參考指標如下,而這些大都在孩子1.5歲左右或之後才會表現出來:

★動作方面:

孩子要能行走、跑,能夠自己蹲下一段時間再站起來,且動作穩定協調;能夠穩定小馬桶上且配合下腹用力等。

★認知方面:

可以聽懂簡單的指令;會意識到自己已經尿尿或大便在尿布上,約在1.5歲左右才能告訴家長這個狀況;如小朋友在尿尿時,會愣住幾秒鐘,停頓他的遊戲或動作,或在便便時,出現用力、臉部脹紅的情形,讓家長可以察覺出來,表示他有意識到自己在尿尿或排便。

CHECK!!寶寶生理、行為、認知3大指標~

孩子如廁訓練,向來是家長關注的焦點,而在國外,專家列有一套孩子適合訓練之生理、認知、行為指標,僅供家長參考:

★生理篇

1.可以坐、跑、走得很穩。

2.一天有2、3個小時尿布是乾的,表示膀胱括約肌較有力量控制了。

3.家長可以知道孩子約略固定於何時解便。

★行為篇

1.能夠安靜坐下來五分鐘,要不然可能沒辦法完成解尿或排便。

2.可以自己把小褲子拉上或拉下,即使沒有辦法作得很完整也沒關係。

3.孩子不喜歡尿布濕濕的感覺。如果孩子沒有太大反應,家長可以去增強此行為。

4.孩子會告訴家長他做了什麼,例如便便等,表示他已認知到這樣的行為。

5.表現出獨立的意願,想要自己完成事情。

6.孩子平時如得到誇獎會很高興,代表他想要獲得成就感,及發展自尊心的概念。

7.孩子對使用便器不排斥,反之,寧可晚1、2月再開始訓練,當中可先用口頭引導或圖片讓孩子瞭解。

8.孩子願意有合作的行為。

★認知篇

1.可以聽從簡單的指示。

2.知道每個東西都有它歸屬的位置。

3.會說尿尿、便便這些字眼。

4.排尿、 排便前會先預告。不過這一點倒不必嚴格要求,如果事後告知也OK。

如廁訓練1、2、3 寶寶無負擔~

在談到訓練方法之前,家長應釐清何謂真正的如廁自理。過去長輩常每隔一段時間便將孩子帶到定點如廁,雖然有時孩子能順利尿尿、排便,但這純粹是時機巧合,不代表孩子具有如廁自理的能力。王萱鎮表示,如廁自理指的是孩子知道他要尿尿、排便,而且可以暫時憋住,然後到定點將下身衣物褪下,「解放」後做好清潔、整理衣物等步驟。當然,一開始,衣物穿脫、衛生清潔方面可能還需要家長的協助。

家長必須體認到如廁訓練非一蹴可幾,如果操之過急,反而容易加重孩子排斥的心理。為了成功達成目標,一般將如廁訓練分為以下三階段進行:

【第1階段】

★POINT:如廁認知+坐馬桶訓練

當孩子出現上述生理、認知、行為指標後,家長便可考慮進行如廁訓練。一開始,發現孩子解在尿布上時,可告訴孩子「你現在尿尿便便囉」,加強孩子對排泄和語言的連結。加上孩子這時白天能有2、3個小時尿布是乾的,家長白天可先將孩子的尿布拿掉,改穿小褲褲,配合定時如孩子喝水或用餐後1小時內帶孩子坐在馬桶上,時間約5~10分鐘即可,讓他嘗試在馬桶上如廁。

初期孩子可能不見得能順利如廁,或是重新穿回褲子後才解了出來,這時家長千萬不要覺得孩子在故意找麻煩,而要把它當作訓練的機會,提醒他「尿尿便便在褲子上會濕濕,感覺不舒服,下次可以到馬桶上尿尿便便」等。之後,可以每隔1~2小時便讓孩子到馬桶上坐一會,隨著孩子發展及練習次數多了,漸漸地成功的機會也會增加,這時候家長更應給予鼓勵,增加孩子的動力。

★注意事項:

1.6~12個月的小朋友膀胱容量較小,一天尿尿次數很多,隨著年齡增長,神經發展成熟且容量增加,孩子排尿間隔的時間便會拉長。家長如果太早訓練,相對失敗的機會就大。一般是建議待孩子白天尿布能有2、3個小時維持乾爽再開始訓練。

2.大小便控制能力的成熟度和大腦的額葉有關,而夜間睡眠時,額葉的功能又會下降,因此家長在第一階段,適合於白天進行如廁訓練,夜間可能還是要幫孩子穿上尿布喔!

【第2階段】

★POINT:如廁前預告+坐馬桶訓練

有了前期的訓練,之後孩子感覺到尿急或便便的時候,常會出現一些焦躁不安、摸下體的行為。家長發現時,可以告訴孩子「你現在想要尿尿便便了」,並帶他去馬桶上坐好。如此一來,之後孩子每預期到自己快要尿尿、便便時,便知道要請家長帶他去廁所囉!

該階段最大的困難,即孩子意識到想要尿尿、便便時,可能馬上就地解放了,讓父母措手不及。然而這些失敗都是如廁訓練的必經過程,還請家長保持耐心。由於孩子能進一步表達我要尿尿便便,且暫時憋住尿意、便意,之後就定位脫下褲子再順利如廁,這需要建立在神經學發展更成熟的基礎上,以運用下身的括約肌暫時憋住尿尿便便。據醫師臨床經驗來看,待孩子2歲後再脫掉尿布比較合適,少部份進展較快的孩子可以在18個月時進行。

★POINT:如廁清潔:

這時孩子解尿後雖然可以拿著衛生紙擦拭下部,但多半不能擦得很乾淨,而且也不知道該注意擦拭的方向,故須由家長協助。至於解便的話,礙於手部動作限制,只能靠家長幫忙囉!

★POINT:穿脫衣物

2~3歲孩子大都可自己將小褲褲拉下,只是動作可能比較慢,但剛開始為避免孩子憋不久而在過程中就地解放,家長可以提供協助,或將孩子的便盆放在他遊戲附近的角落,讓他想要如廁時,能夠趕快脫褲子到馬桶上做好,減少失敗的經驗。至於穿褲子的部份,可能要到孩子4歲後才能表現得比較好。

★預計時間:

從第一階段要進展到第二階段該花多久時間?王萱鎮表示,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太一樣,原則上只要能在3~ 6個月期間完成就可以,建議家長寬心以對。如果剛開始便失敗了,可以先退回原點,待1、2個月後再重新開始,等到孩子能夠做到階段性要求,家長再考慮進行下一階段即可。

★注意事項:

1.孩子2、2.5歲後會慢慢出現反抗期,不見得能按照父母的期望配合各階段訓練,家長不須刻意勉強。畢竟孩子能意識到想要如廁,暫時忍耐並至定點完成,才是如廁訓練的目的。如果孩子只是遵照父母吩咐,定時乖乖地坐在馬桶上,但自己卻沒有意識到想要尿尿、便便,及知道要去上廁所,這也不叫成功的訓練。

2.如果孩子表現不錯,午睡時可以嘗試不用包尿布,或者待他午睡起來時,盡快帶他去上廁所,不過4、5小時的睡眠仍須使用尿布。等到白天如廁都能控制得很好,才能進一步要求夜間控制的部份。

【第3階段】

★POINT:自己更衣如廁、夜間不包尿片
孩子能夠忍住尿意、便意,脫掉小褲褲再如廁,已經算符合如廁訓練的要求。之後孩子如能維持半年以上,沒有什麼錯失,家長可以接著觀察孩子夜間穿著時的尿片,如果經過六小時睡眠,尿布仍為乾爽的狀態,那麼就能讓孩子試著睡覺時不穿尿布。

★POINT:自我衛生訓練
差不多至4、5歲的時候,孩子解尿後,自己用衛生紙擦拭下部的動作已能做得很好,而解便後的清潔,前期因孩子手不夠長,及肌肉力量限制,可能比較不理想,這方面訓練也是要到4、5歲才能達成,家長可讓孩子自己清潔,不過還是要再檢查確認為宜。

整個如廁訓練(含夜間不尿床、便便後的自我衛生)若能於2~6歲訓練完成,就算大功告成。這時恰好是孩子要上小學之前,孩子擁有好的自我清潔能力,可避免衍生衛生方面的問題及適應新生活。

寶寶夜間尿床,家長傷腦筋~

夜間尿床和額葉控制大小便的成熟度有關,而當人處於熟睡狀態,額葉的控制力會變差,所以容易不自覺地解尿。孩子能夠夜間睡眠時不尿床,是如廁訓練後期的重要內容。如果孩子白天已經能控制得很好,家長可以持續1、2週以上到1、2個月觀察孩子早上醒來的尿布,如果有80%的時間尿布是乾的,孩子就可以不用再包著尿布睡覺,不過前期可能還須要一些生活事項的配合。

一般來說,在孩子6歲左右能達成夜間不尿床,或僅有1、2失誤便在可接受的範圍。為了訓練成功,有幾點還請家長留意:

1.晚餐過後,盡量不要讓孩子攝取太多水分,孩子若戒不掉睡前喝一瓶奶的習慣,可以用餐後3小時帶他去上一次廁所。通常孩子如果睡前2小時不要喝太多水,且睡前上過廁所,到隔天早上膀胱的積尿都不會太多。

2.如果進展不佳,家長可能要半夜叫孩子起來上廁所。6歲以上還會尿床者,應懷疑疾病的可能,須尋求專業小兒科醫師的協助。

3.家長若不願意幫孩子重新包回尿布,可以使用防濕尿墊,不過孩子睡覺時會滾來滾去,效果可能不大。

男女寶寶如廁訓練差異~

男女寶寶在如廁訓練上,除了解尿的方式不同外,沒有太大差別。由於男寶寶要自己握著陰莖且站著解尿,須要運用較多大腿肌肉的力量,難度較高,而且容易因緊張而尿不出來,所以家長可先讓孩子從練習坐在馬桶上尿尿開始。待孩子能夠自己控制解尿的時候,再讓爸爸或哥哥帶著孩子上廁所,模仿及學習站著尿的方式,之後孩子就能慢慢進入狀況了。

初期孩子較難扶好陰莖,加上不太會測量距離遠近,會常常出現尿不準的狀況,故仍須家長協助。通常孩子至3、4後,雖然偶爾還是會對得不好,但大致上沒有什麼問題了。此外,訓練孩子站著尿時,使用小便盆或馬桶都可以,但因部份家庭馬桶較高,家長可以為孩子準備小凳子,當然過程中父母的陪伴都是不可少的。

影響因素大調查!!

如廁訓練的過程中,常遭遇的挫折包括:

□孩子一開始就排斥使用小馬桶、便盆。

□孩子願意坐在馬桶上,但坐在馬桶上卻不能順利如廁。

□原本這禮拜都能照著父母的期望走,下禮拜又開始抗拒了。

如果出現這樣的情形,大部分原因可能是孩子還沒準備好,這時建議待1、2月後再開始。千萬不要採取高壓強迫,以免造成孩子反彈,何況孩子若已開始出現反抗期,家長的態度只會加重他反抗的行為,變得更為排斥如廁訓練。在沒有訓練的期間,家長可以選擇相關的如廁教材,讓孩子透過圖書、卡通獲得認同感,或請他觀察兄姐的情況,藉以引發他的學習動機。

另一方面,有些情況如家裡遭遇變故,或有新成員誕生時,原本的大孩子可能會出現一些退化的行為,這時家長不用太過擔心,應給予孩子適應的時間,如果是後者,通常只要給予適度的關愛,不要讓孩子覺得新生的弟妹搶走爸媽對他的愛,都能慢慢地接受訓練。

此外,有人提到夏天比較容易訓練,這是因為冬天的時候比較頻尿,所以失誤的機會較高,加上冬天衣物比較厚重,孩子可能還沒脫好褲子就以經尿濕了,增加衣物清理的負擔,反之夏天只須穿著小褲褲訓練,相對比較方便。不過如果相關條件能夠克服的話,季節上倒沒有嚴格限制。

帶孩子外出,如廁問題多多!!

許多家長反應道,帶孩子外出時,到達定點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廁所,還有外面的如廁環境可能不盡理想等。王萱鎮表示,孩子能夠憋住的時間較短,而且部份能力未臻完善,面對外出常見狀況,解決辦法包括:

★SOS~蹲式馬桶難度高?!

A:外面的蹲式馬桶規格較大,而較小孩子可能腿不夠長,還有要把褲子褪到大腿以下且蹲著一段時間,需要大量運用下半身的利力氣,故建議家長抱著他解尿、排便。

★SOS~坐式馬桶髒兮兮?!

A:家長可以比照上述的作法,抱著孩子上廁所。如果小男生要站著尿尿,家長應將他扶好,並且協助他扶著陰莖。

★SOS~較長車程怎麼辦?!

A:如果是比較小的孩子,不妨直接包著尿布出門,至於較大的孩子,旅途中每到一個定點如加油站等,便可帶孩子去上廁所。如果擔心的話,可能還是要準備一些尿片喔!

【專家小檔案】

* 王萱鎮

現職: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

臺大醫院小兒部兼任主治醫師

學歷: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畢業

經歷:台大醫院住院醫師&住院總醫師

台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研究員

台北市立婦幼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

http://www.dgnet.com.tw/articleview.php?article_id=2053&issue_id=431

「七坐八爬」這種說法,到底有沒有參考價值?我在健兒門診時,也常被問到「寶寶生長沒有按照『七坐八爬』的進程,有可能是骨骼發育的問題嗎?需要帶去看兒童復健醫師嗎?會不會神經肌肉有問題?」等疑惑。其實嬰幼兒發展里程碑是指「當到達每個年齡時,有八成以上孩子可以完成該項動作」,而無法辦到的孩子,的確有可能是發展遲緩。

關於寶寶骨骼發展進程,家長有許多疑惑,例如:寶寶可不可以直抱?能不能坐嬰兒車?學步車好不好?上述這些行為是否會影響脊椎發展?這也是診間常見的問題。其實六個月的寶寶可以直抱,關鍵是要用手托住寶寶的腳與臀部,這樣他的背脊部就有足夠的支撐;至於嬰兒車,學理上沒有禁止,只要有充足的背部支撐,其實也不會影響脊椎發展的。

接近週歲的寶寶能不能用學步車?可以。學步車可以訓練平衡感與行走穩定度,通常每次以不超過三十分鐘為原則,至於日後是否會有內八字腿、外八字腿等步態問題,這在學理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。

寶寶久坐後喜歡M字腿坐著,我不建議讓孩子用M字坐姿,這會影響腿部發展,導致行走時步態呈現膝內翻,也更容易絆倒。另外有些寶寶爬行時,會出現單腳爬,這是正常現象,不必太過擔心,可能是大腿肌肉仍不夠有強韌力,以致無法完全以雙腿支撐身體的重量,通常慢慢訓練,給予舒適的地墊,減少他們膝蓋的負荷,慢慢就可以兩腳爬。爬行對腦部前庭覺與前額葉發展有關係,醫師會鼓勵父母親用心陪孩子一同通過這個階段。

 

當寶寶會試著要站立時,這又是另一個重要的里程碑,有時會出現其中一隻腳忽然沒力,幾秒就坐下來的現象,這其實也是肌耐力的問題,慢慢的培養他們的肌耐力,切勿心煩與焦急,如果忽然坐下來時也別灰心,給他們言語上的鼓勵,並適度的給予肌肉按摩會增強持久力的。

嬰幼兒的骨骼肌肉在發展過程中,需要適度訓練,我以臨床多年的經驗,給父母的建議就是「仔細研讀兒童健康手冊的發展指標與圖示」,再來比較孩子是否有跟上發展進度。倘若不幸發現是發展遲緩,只要盡早及時進入早療計畫,便可以大幅減少因發展遲緩,所帶給孩子與家長間的不適。

作者簡介│朱世明

幽默故事結合推理遊戲的繪本|《貓熊警察:恐龍蛋失竊事件》試讀本

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主任

*本文摘自親子天下

https://www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5071364

寶寶越大越難哄睡!?希望寶寶能快速入睡嗎?護理師和你分享如何建立睡眠儀式,讓寶寶好入眠

請點選以下連結觀看↓↓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WqXemTwNGU8

作者:許宜津 | 發表日期:2020-04-24

*本文選自嬰兒&媽媽

手部精細動作是影響孩子自我進食表現的因素之一。孩子在自然成長過程中,會透過不同的身體器官去感知探索周遭環境;而在自我餵食上,孩子會用雙手去觸摸不同材質的食物,透過觸覺去探索食物,進而慢慢進入自我進食的世界

從手部精細動作發展看自我進食

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,精細動作有不同的發展表現,從「使用整隻手掌操作(粗大抓握)」、到「手指出現前三指或前兩指的動作(指尖抓握)」,再進階到更複雜的手部操作協調(工具的使用)。爸媽在日常生活中,應多增加孩子的手部操作經驗。

4~6個月

手部精細動作表現

*能伸手觸摸玩具。

*手部有「抓」、「放」的動作(掌心抓握)。

*拿東西靠近嘴巴的動作。

自我進食動作發展

能用雙手捧著奶瓶,但動作可能會有一點不穩。

精細動作訓練活動

*將可以吸引孩子注意力的玩具放在孩子伸手可及的地方,吸引孩子做出拍打抓握的動作。

*多增加孩子觸摸不同材質玩

6個月~1歲

手部精細動作表現

*使用前三指或前兩指抓握小物件(非整個手掌)。

*能使用手指拿起葡萄乾大小的物品。

*雙手同時拿玩具在身體中線互相敲擊遊玩。

自我進食動作發展

會用手指抓取食物,放入嘴巴中進食。

精細動作訓練活動

*引導孩子用食指去按壓有按鍵的玩具按鈕。

*按壓玩具電話。

*將嬰兒餅乾、麵包撕成小塊狀,放入碗中引導孩子用手拿取食用。

1~2歲

手部精細動作表現

*一手抓住物品、一手操作物品(一手拿鼓、另一手敲打)。

*能拿取片狀物(例如:錢幣)。

*能堆疊物品(例如:積木)。

自我進食動作發展

*能使用吸管吸液態食物或能使用杯子喝水。

*能使用學習湯匙舀碗中的食物。

精細動作訓練活動

*可以玩投錢幣的遊戲,手指把錢幣拿起,並投入扁洞中。

*收拾玩具,可將不同形狀大小的玩具放到盒子內收起來。

2~3歲

手部精細動作表現

*有轉開瓶蓋的動作,且能轉開較鬆的瓶蓋。

*放置簡單形狀積木到對應位置上(孩子會調整動作,不會硬壓)。

*可以組裝積木。

*可以一手拿線、一手串珠子。

自我進食動作發展

*能使用兒童水壺喝水。

*能較好的使用湯匙舀固態食物(例如:飯、蔬菜),比較不會灑落。

*能使用不同的餐具進食(例如:叉子、學習筷等);也會用扒的方式進食。

精細動作訓練活動

*可做簡單的木製形狀積木配對(例如:圓形、正方形、三角形等)。

*可做繩子串大珠子的活動。

3~4歲

手部精細動作表現

*能使用「工具性」的玩具或物品(例如:小槌子、筆、剪刀等)。

*能自行拉外套拉鍊、解開衣服的大鈕扣。

自我進食動作發展

*能較好的使用湯匙舀液態食物(例如:湯)。

*能自行插入鋁箔包裝飲料的吸管。

*能用手剝水果皮(例如:香蕉、橘子)。

精細動作訓練活動

*可在紙上畫簡單且較粗的線條,再引導孩子使用兒童安全剪刀剪在線條上。

*使用曬衣夾夾取小積木到碗中。

4~5歲

手部精細動作表現

*能有較靈活的工具性操作動作(使用剪刀剪下不同形狀的圖案)。

*雙側動作較協調,能對折紙張、穿繫鞋帶等。

自我進食動作發展

*能自己拿著瓶裝或罐裝的飲料飲用。

*能較好的使用筷子,可以去夾固體食物(例如:蔬菜等),但動作可能有一點不靈活。

精細動作訓練活動

*可使用兒童安全剪刀剪下紙上的不同的形狀(例如:圓形、正方形、三角形)。

*使用曬衣夾夾襪子,能一手拿夾子,一手拿襪子,再把襪子夾在曬衣繩上。

作者: 湯佳珮 | 發表日期:2021-05-11

*本文選自嬰兒&媽媽

https://www.mababy.com/knowledge-detail?id=11920

自理能力最直接影響是孩子的自信主動性,如果孩子無法動手完成自己的事,例如:吃飯、穿衣服、穿鞋子等,長久下來可能造成主動性不佳、缺乏責任感。不過,專業職能治療師張旭鎧指出:「當孩子自理能力出現問題,通常不只是單方面的能力缺乏,亦可能是發展遲緩。」

張旭鎧治療師舉例說明,曾遇2歲半孩子還不會使用湯匙吃飯,他進一步補充:「一般而言,2歲孩子已發展出用湯匙吃飯的能力,而這孩子2歲半還未具備這能力,是為發展遲緩。」

在經過評估後,發現孩子的大肌肉穩定度缺乏、小肌肉的靈活度不足、協調性不佳,使用湯匙舀起食物時,容易掉落;加上不易在舀起食物的短短時間內將湯匙放進嘴裡,種種因素讓孩子難以吃到食物。由於家長希望單就生活能力來訓練,張旭鎧治療師表示:「訓練孩子吃飯時,直接在孩子的手肘放了一個300公克的沙袋,藉此增加大肌肉的穩定度,手變得較穩、手腕運用也較靈活,同時讓孩子拿較重的湯匙來運作大肌肉,以順利用湯匙舀起食物。」接下來,訓練孩子將湯匙放進嘴巴,張治療師說明:「我們在孩子的面前放置一面鏡子,讓孩子邊注視鏡子裡的湯匙、邊練習將湯匙放入嘴巴,而不是讓他感覺嘴巴的位置。」雖然看似成功解決吃飯問題,實際上只是暫時緩解此狀況,張治療師建議家長幫孩子加強基本能力的訓練,否則每次出門得準備沙袋、鏡子及專屬湯匙,不僅帶來許多麻煩,還可能引來異樣的眼光。

另一個案例則是3歲女孩還不會扣鈕扣。雖然她會穿衣服,但始終學不會扣好衣服的鈕扣。父母覺得很奇怪,家裡準備一些蒙特梭利的教具,必須練習穿線、扣扣子等動作,女孩都做得不錯,為何卻無法將衣服的鈕扣扣好?經過評估發現,女孩確實不會扣好穿在身上的衣服鈕扣。張治療師說明:「通常會讓孩子在2歲半時開始練習扣鈕扣,不過,家長讓女孩從2歲開始練習,而且是練習扣玩偶或家人身上的鈕扣。然而,當位置改變,換成扣她自己身上衣服的鈕扣時,女孩的精細動作即無法完成。」雖然反覆訓練孩子這項能力,當媽媽見孩子總是扣不好,有時會急得發脾氣,也讓孩子覺得被責備,造成親子關係緊繃。

張旭鎧治療師建議家長:「給孩子時間練習。」若有計劃出門,可提早1小時讓孩子練習穿衣服、慢慢扣好扣子。此時媽媽可以做點家事,甚至離開現場,讓孩子自己嘗試。當孩子扣好一顆鈕扣,記得鼓勵他:「哇!你好棒,扣好一個了。」針對孩子的好表現進行稱讚,孩子不僅會越做越好,還會越做越快。

生活自理=多種能力綜合展現

整體而言,自理能力並非單一能力,而是多種能力的綜合展現,包括粗大動作、精細動作、認知能力、語言表達能力、社交互動技巧等張旭鎧治療師指出:「自理能力弱,不代表學習注意力無法集中,因牽涉到學習是否需要運用自理能力。」再者,自理能力主要運用在日常生活中,無法斷定與專注力是否相關。

舉例來說,2歲孩子還不會用水杯喝水,可能是大動作穩定度不足、手部無法控制良好或協調性不佳等,使孩子將杯子拿近嘴巴時,水會溢出或杯子拿不穩,甚至可能孩子想喝果汁而不想喝水,當媽媽拿水給他喝,他會吐掉。多種因素皆可能影響孩子的自理能力,因此,建議從最基本的兒童發展能力做評估,再來觀察更高階的專注力與其它能力表現。

一般而言,3歲前的自理能力是單一動作,例如:扣鈕扣、穿鞋子;3歲後的生活自理變得複雜,是一系列動作,例如:穿好襪子和鞋子,揹起背包開門準備上學。張治療師指出:「3歲前應建立好基礎的生活自理,否則可能影響孩子將來學習搭乘交通工具、幫忙整理家務,甚至上小學安排作息等一連串能力。」

0~3歲自理行為參考指標

生活自理能力較強的孩子,會有信心面對挑戰,主動性亦較高。因此,只要安全無虞,父母不妨引導孩子操作、學習,並解釋讓他瞭解,一點一滴養成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責任感。然而,0~3歲孩子應具備哪些自理能力?張旭鎧治療師統整理出下列項目,並說明:「是0~3歲孩子較具指標性的自理能力。」

第1階段》06個月

1.張嘴咀嚼

寶寶6個月前,最基本、最簡單的能力即為當食物接近嘴巴時,自己會張開嘴巴含住食物、接著閉上嘴巴咀嚼。例如:喝奶時,張開嘴巴含住奶嘴;到了4個月吃副食品,張開嘴、待食物放入嘴巴後,再閉嘴咀嚼。

2.手拿物品,放進嘴巴

手拿玩具或物品把玩,並靠近嘴巴咬或吸吮,例如:搖鈴、奶瓶。

3.用舌頭移動口腔裡的東西

寶寶喝奶時,舌頭會頂住奶嘴;或大人餵寶寶吃副食品時,他的舌頭會移動嘴裡食物。

第2階段6個月~1歲

1.抓握奶瓶喝奶

手部肌肉的耐力較足夠,能自己抱著奶瓶喝奶。

2.在大人協助,能用杯子喝水
寶寶將近10個月,大人用杯子裝水給孩子喝,孩子能在大人協助下喝水。張治療師解釋,也許他還不會拿杯子,但知道嘴巴的位置,並能配合喝水的動作。

3.吃餅乾
拿餅乾放進嘴巴吃。

4.拿湯匙
拿湯匙攪動食物,但還無法精確地舀起食物放進嘴巴。

5.幫孩子穿脫衣服,會將手腳伸出
大人幫孩子穿衣服和褲子時,他能將手腳伸出配合穿脫,但還無法自己穿。

第3階段12歲

1.拿杯子喝水

孩子有能力拿起杯子喝水,而且喝水時,若不小心將衣服、褲子弄髒或弄濕,會用動作或簡單語言向大人表示他不舒服。

2.脫襪子
能自己脫襪子,動作不見得正確,張治療師說明:「孩子可能是拉住腳趾頭部位的襪子,並一直向外拉,直到將襪子扯下來。」

3.拿空碗給大人
孩子吃完飯時,會將自己的小碗拿給大人;或他還想吃,也會將碗拿給大人,示意他還要吃。

4.脫鞋子
在鞋子的鞋帶鬆開或魔鬼氈打開的情況下,孩子能自己把鞋子脫掉。

5.拉拉鍊
自己拉開衣服上或外套上的拉鍊。

6.開門
自己打開喇叭鎖或把手式的門。

第4階段23歲

1.將物品歸位

幫忙家人整理物品並歸位,也會將玩具放到收納箱內。

2.扣鈕扣
學著自己扣鈕扣。

3.洗手並擦乾
能自己洗手、將手擦乾,而且還會把擦手巾掛好。不過,張治療師提醒:「毛巾或擦手巾的掛置高度需配合孩子身高。」

4.穿脫衣服
在大人的協助下,可以自己穿脫衣服。

5.用語言表達想上廁所
孩子會用語言表達想上廁所,不過,偶爾也會出現「失誤」,張治療師解釋:「有時孩子表達想上廁所,是為了要『尿遁』,逃避現在不想做的事。」

6.自行如廁
孩子接近3歲時,能自己上廁所,但也許不像大人做得這麼好。舉例來說,小男生上廁所時會自己脫褲子,但解完尿後,還不會把褲子穿上或拉得不整齊。除此,在解完便後,也不會自己擦拭屁股,需要大人幫忙。

進階版》自我訓練

無論粗動作、精細動作或自理能力等發展指標項目,多是幾10年前專家所訂定,張旭鎧治療師發現:「有些項目在近年發現不見得很合適。」以綁鞋帶來說,現在鞋子需要綁鞋帶的機率不高,雖然綁鞋帶可以訓練手部精細動作,但就生活自理來看,如果不常用到,也不一定要練習。不過,若父母想訓練孩子手部精細動作,可用串珠、穿繩子等遊戲取代。除此,張治療師亦提出兩項應多練習的重要自理能力:

1.上、下樓梯

現在家庭多住在設有電梯的社區大廈,減少孩子上、下樓梯的練習機會。事實上,上、下樓梯是生活中重要的自理能力,因此,從孩子2歲開始,家長不妨利用假日帶孩子到戶外,找有樓梯的地方讓孩子練習,例如:孩子喜歡溜滑梯,他必須先爬約10階的樓梯,才能從上面溜下來,而這樣訓練對孩子而言已經很足夠,別找要爬太多階才能抵達目標的地方。他進一步指出:「其實孩子1歲多開始走路,就會上、下樓梯,只不過是用爬的方式,但卻是訓練的開始。」再者,多數孩子喜歡在臺階上跨上去、跳下來的感覺。等他會爬一階,接著願意挑戰兩階、三階……此時也提升他的主動性。

2.食指的運用能力

在生活自理上,多數強調孩子在閱讀時能自己翻書。除了這項能力,張旭鎧治療師建議,從寶寶1歲2個月或1歲4個月能單獨伸出1根食指時,讓他練習按按鈕像是電源開關、電鈴、電梯等。他指出:「雖然不鼓勵孩子太早接觸智慧型手機、平板電腦等3C產品,但未來生活的確會使用這些科技,因此,不妨藉機訓練食指的運用能力,讓孩子操作食指更順暢。」

做好心理準備,爸媽訓練更上手

父母帶著孩子練習生活自理時,應抱持哪些觀念?除了避免產生親子衝突,也能讓孩子開開心心學會這些能力。

不怕髒、不怕麻煩

首先,爸媽必須不怕髒、不怕麻煩,舉例來說,當1歲多孩子練習拿湯匙吃飯時,有些家長擔心孩子將食物灑得倒處都是,寧願自己餵孩子,也不願放手讓孩子自己嘗試。張旭鎧治療師表示:「這也造成孩子失去練習和成長的機會。」建議爸媽別怕髒,可以做一些防範措施,例如:舖報紙、準備圍兜兜讓孩子穿,即使孩子弄得又髒又亂,事後整理也不會太麻煩。

給機會及時間

給孩子機會、時間練習,讓他慢慢熟悉操作方式,如果孩子弄得一團亂,不妨在在他的能力範圍內,帶著他整理、善後,孩子也能從中學習幫忙做家事的觀念。張治療師指出:「父母放輕鬆、放手讓孩子做,孩子發展會更好。」

多鼓勵

當孩子的能力正在發展時發現他有好的表現,父母應適度給予讚賞,而在孩子學習過程也多抱持正向、鼓勵的態度來引導他,不僅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,更讓他樂意嘗試新挑戰。

生活自理看似簡單,卻是最基本的生活能力與責任養成,當孩子能夠「自己來」,同時也提高獨立性與主動性,不會想等爸媽幫他完成自己該做的事,亦避免養出「媽寶」,而父母在育兒時也較輕鬆,不用老是幫孩子收尾。為了建立孩子的獨立性與責任感,就從培養生活自理能力著手吧!

本文選子嬰兒&媽媽

https://www.mababy.com/knowledge-detail?id=5103

Tips:物體恆存概念

「物體恆存」源自瑞士著名的認知心理學家皮亞傑,指的是嬰幼兒對於不在眼前的物體,認知裡仍然能夠知道它是存在的。例如:使用玩具逗弄寶寶,再將玩具藏起來,此時寶寶會出現「尋找」的動作,就是因為寶寶的認知裡有「物體恆存」的概念,理解即便玩具消失在眼前,但事實上仍然存在。生活中常見的躲貓貓遊戲,就是刺激寶寶「物體恆存」認知的最佳活動,透過躲起來後又出現,讓寶寶建立「人恆存」的概念。

 

嚴重分離焦慮症狀

抗拒分離、哭鬧或者緊黏著主要照顧者,這些都是嬰幼兒分離焦慮的表現,陳韻如臨床心理師表示,孩子的焦慮反應,可以經過照顧者適當安撫和引導,並且隨著時間適應環境後,這些反應會逐漸減緩;不過,每個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發展、先天對新環境接納和適應的速度以及親子互動、教養方式的不同,均會影響孩子焦慮情緒的強度和持續時間。陳韻如臨床心理師提醒,若發覺孩子分離焦慮反應較同齡孩子強烈、持久,且一再影響日常生活功能時,例如:激烈哭泣至嘔吐、自傷或傷人,頻繁抱怨身體不適,拒絕參與各項日常活動,像是不想上學、不願自己睡覺、不想和其他孩子玩,尤其三歲以後仍然如此,建議需要考量專業醫療協助,了解孩子的情緒原因並及早介入。

如何克服分離焦慮

下列四點可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的情緒反應。


1.照顧者的心態調整

陳韻如臨床心理師表示,不僅孩子會有分離焦慮的階段,照顧者同樣也可能有分離焦慮的表現,像是與孩子分離時,照顧者可能覺得不捨,擔憂孩子受傷、哭鬧或有情緒反應,此時照顧者若過度焦慮,敏感的孩子可能會感受到照顧者的緊張不安,進而變得倚賴、不敢獨自探索;此外,若照顧者過於保護,可能會減少孩子嘗試探索、學習適應、與人互動的機會。因此,照顧者的心態調整就很重要,無論是離開或重逢時,要保持平穩情緒,應該適度地放手、支持孩子獨立。
 

2.給予足夠安全感

給予孩子足夠安全感也能有效減緩分離焦慮的情緒,陳韻如臨床心理師提到,常見孩子在剛開始探索環境時,會往前走幾步或玩一會兒,又不安地回頭確認照顧者是否還在,或者尋求照顧者擁抱,此時藉由照顧者適時的安撫,能夠協助孩子累積足夠的安全感,使孩子日後更有自信地面對分離、探索環境。安撫孩子情緒的方式,也能透過與孩子短暫分離時,持續以溫柔語氣和孩子說話,讓孩子知道照顧者還在身邊,使孩子比較安心,並且也能從中建立「物體恆存」的概念,此外,幼兒在學習調適環境的過程中,照顧者可以幫孩子帶著熟悉或喜愛的物品,滿足安全感,協助孩子安撫自身情緒

3.循序漸進地練習

無論將孩子交給保母照顧或是送去幼兒園,分離的那一刻總是很煎熬,陳韻如臨床心理師建議,協助孩子練習獨立、減緩分離焦慮,可掌握循序漸進的重要原則,照顧者可以先溫和地帶領孩子接近和嘗試新事物,避免馬上強迫分離。例如:若要交由保母照顧,第一步,主要照顧者可以請保母到家中,先與孩子互相熟悉,與孩子玩遊戲,讓孩子有開心的經驗;第二步,照顧者偕同孩子一起到保母家,慢慢試著交由保母照顧,但照顧者仍然在旁陪同;第三步,照顧者可以先暫時離開一陣子,之後再把離開的時間拉長,讓孩子一步步在微小的變動幅度下逐漸習慣、體會愉悅的探索或互動經驗,促使孩子有成功的分離經驗,日後面對分離也較能夠適應。

 

4.遵守與孩子的約定

陳韻如臨床心理師表示,可以提前帶孩子熟悉幼兒園或者保母家等陌生環境,抑或對2歲以上較大的孩子,用簡單的字句與他溝通、幫忙做心理準備,例如:事先告知有誰會參與、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、或有什麼好玩的玩具等,孩子對能預期的事情較能感受到安心,進而提升孩子參與的意願。

除此之外,陳韻如臨床心理師叮嚀,無論送孩子去哪,都千萬不要不告而別或偷偷離開,因為當孩子發現後,反而更容易加深照顧者會突然不見的不安全感,造成下次更難分離的狀況,建議應該與孩子事先約定,告訴他什麼時候會來接,並且一定要說到做到,雖然剛開始孩子可能會哭,但是經過反覆的練習,就會逐漸習慣,另外,照顧者去接孩子時,也可以適時鼓勵孩子,像是對孩子說:「媽媽(照顧者)剛剛不在這邊,你也玩得很開心啊!很棒喔!」幫助孩子增加自信心。
 

嬰幼兒分離焦慮時期

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臨床心理師陳韻如表示,分離焦慮是嬰幼兒的正常發展過程,一般而言,月齡6至8個月的寶寶會開始出現分離焦慮的表現,1歲多達到高峰期,2歲後才逐漸減緩。主要的原因是6個月後,寶寶的視覺以及記憶能力發展逐漸成熟,能夠開始區辨主要照顧者以及陌生人,並且與主要照顧者建立情感緊密的依附關係;然而,此階段的寶寶對於「物體恆存」概念還不夠純熟,因此,當主要照顧者離開寶寶的視線,寶寶的認知裡就會覺得照顧者消失、不存在了,進而導致焦慮的表現。


 

小叮嚀

分離焦慮的表現是正常的發展過程,若與同齡孩子相比,並無太過強烈持久且影響生活適應,家長便無須太過擔心,提醒家長面臨與孩子分離時,適當覺察和調整自身心情也很重要,避免過於保護或過快強迫分離,應該適時提供孩子接觸不同環境的機會,逐步引導,同時給予鼓勵,如此一來,可減緩孩子未來面臨分離等環境變動而產生的焦慮。

文╱黃鈺倫 採訪諮詢╱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臨床心理師陳韻如

*本文摘自媽媽寶寶

https://www.mombaby.com.tw/articles/13212

每個寶寶都有分離焦慮!

分離焦慮(Separation Anxiety)是每個寶寶都會經歷的發展階段,只要與親近或熟悉的人分離時,寶寶就會產生焦慮或不安的情緒。袁巧玲博士說明,嬰兒在5至6個月大時,開始會察覺到身邊的人不見了,並且出現情緒反應,10個月大之後,分離焦慮的情況更為明顯,離開一下子,寶寶就可能哭得泣不成聲,讓家長十分心疼,但等到2歲以後,分離焦慮就會開始減緩,這是寶寶的正常發展里程碑,並非天生個性或他人影響,加上因為認知能力進步,可更清楚分辨主要照顧者是否就在附近;不過由於生長環境、教養方式及平時家長與寶寶的互動練習,每個寶寶的反應仍然會因人而異。

克服分離焦慮8大重點

1.給孩子練習獨處的機會

在寶寶約5至6個月大的時候,就可以開始讓寶寶練習獨處,每天都納入生活的情境中,讓寶寶自然而然的習慣,最後就會覺得是正常的事情。袁巧玲博士指出,任何關於心靈層面的培養及學習新事物的能力都需要練習,才能讓寶寶有安全感;但獨處前提是家長必須保證孩子當下是安全的,嬰兒床的邊緣有圍欄,寶寶不會從床上掉下來,或是給予寶寶固定玩耍的範圍,先在旁邊陪寶寶玩耍,然後讓寶寶知道你現在要去做什麼,再慢慢的離開,但即便讓他自己玩耍,也必須要時常發出聲音,讓寶寶知道你就在身邊,一轉頭就能夠看到你;等到越來越大就能夠開著房門,但卻是在不同的房間活動,雖然看不到你,但是會說話讓他知道爸爸媽媽正在忙什麼,寶寶就能夠安心地獨處,最後家長只要不時出現查看孩子情況即可。

2.多接觸家人以外的人

袁巧玲博士表示,現在孩子若不時常練習與他人接觸,恐導致社交能力差,未來和保母、老師或同學無法建立社交關係,所以建議時常帶著孩子和家人以外的人接觸,若常常跟別人在一起,到新環境就比較不會害怕,像袁巧玲博士的兒子從小就在他經營的教育中心長大,時常看到很多小朋友、家長或老師,所以不怕生,甚至看到人也會主動去攀談打招呼。

袁巧玲博士更舉例說明,一向很有孩子緣的她,沒想到朋友11個月大的孩子,卻在第一次看到她就嚎啕大哭,仔細詢問才知道寶寶出生至今僅出門過一次,平常看到的都是家人,幾乎沒看過陌生人,這樣的寶寶當看到其他人,就會有十分嚴重的焦慮感,甚至害怕人群,因此若不希望孩子這樣,從小就要讓他們接觸人群,有時間多帶孩子出去玩耍。

3.家長漸進式離開‧孩子做心理準備

有些照顧者會認為偷偷離開寶寶,只要寶寶沒有發現就不會哭鬧不休,但袁巧玲博士強調,這樣反而會造成寶寶的恐慌,最正確的方式是父母在每次離開前都該先陪伴孩子玩耍,再漸進式地離開,讓孩子知道父母都在附近,離開的時間越來越長,最後即使人消失一陣子沒發出聲音,寶寶仍然知道媽媽會回來;重點在務必和寶寶說「再見」,並說明大約哪一個時間點會回來,例如具體形容等唱完一首歌就回來或太陽公公下山後就會回來,讓寶寶可以做好心理準備,與父母只是暫時分開,等待期間要乖乖聽照顧者的話。

4.建立對陌生環境的好感

要帶寶寶去保母家、育嬰中心或幼兒園前,最好先帶他們去找熟悉的人見面,不要立刻丟給不認識的保母,要讓寶寶有緩衝期,且最好事前先帶孩子去熟悉環境,循序漸進地讓寶寶和他人接觸,甚至可以在保母家等陌生環境,放他熟悉的玩具、車子、棉被或準備好他喜歡的點心,讓他對這個環境有好的情緒連結,認為來這裡就會有好事發生,進而產生好感,覺得這裡是好玩的,這些練習方式能儘量避免寶寶產生分離焦慮。

5.別讓孩子控制你!

孩子哭了到底要不要抱?袁巧玲博士說明,主要照顧者和寶寶相處久,用心觀察寶寶,就會知道什麼情況下寶寶會哭,懂得拿捏寶寶的情緒起伏,並給予及時且正確的反應來滿足需求,但若摒除生理狀態不被滿足的哭鬧不能不理睬之外,其餘沒有緣由,只為了討抱的哭鬧就不能隨時隨地都滿足他,因為嬰幼兒很容易就抓到父母的弱點,若只要一哭媽媽就來,等他知道這樣會使家長妥協,以後就用同樣的把戲,下次繼續用這個方式,若使這種不好的行為模式介入教養方法,就容易讓你被孩子控制住。

6.家長心情先放輕鬆

袁巧玲博士表示,她曾受過美國及台灣兩地教育,發覺明顯有文化上的差異,西方文化從一出生就讓寶寶和主要照顧者分房睡,東方文化則是將小孩都放於身邊的嬰兒床,甚至是一起睡在大人的床上,她還曾經遇過2歲的孩子出門,仍然要媽媽一直揹在身上,只要一離開媽媽就會感到焦慮害怕。

另外,許多家長都會害怕孩子哭鬧及有情緒反應,所以會不斷給予呵護和照顧,自認為孩子非常需要自己,不能離開身邊,但是當家人越是給予孩子這種難以割捨的情緒,孩子就很難發覺自己是獨立的個體。袁巧玲博士說:「其實孩子的修復能力及潛力很強,不需要擔心孩子難以適應!」更常發現有些寶寶都是故意演給家長看,越安慰就哭越大聲,因此主要照顧者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和心態,不要過於擔心及照顧孩子,應該勇於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放手讓孩子去習慣他人,才能夠協助寶寶一同克服分離焦慮,家長應該放輕鬆,不需要過於擔憂。

7.家長一旦離開就別回來

要克服分離焦慮最重要的是「家長的態度」!袁巧玲博士強調,長痛不如短痛,家長一旦離開必須堅定地走,並儘量將說再見的時間縮短,講越長情緒就會拖越長,且不要一看到孩子哭就跑回來,安撫一下後又消失,反而會讓孩子處於不穩定的情緒狀態,因此和孩子說過再見,該離開的時候就要離開,以免讓他更加抗拒到保母家或托嬰中心;但在這之前可以給予孩子保證,用穩定的情緒告知孩子何時會回來接他,或是可以給孩子一項能代表你的東西保管,讓孩子看到東西就覺得你仍然在身邊保護著他。

8.轉移孩子注意力及情緒

如果孩子看到陌生人接近就哭,袁巧玲博士建議,這時可轉移孩子情緒,和他說:「那只是叔叔在跟你打招呼啊!他跟你微笑,應該覺得你很可愛唷!」不要針對哭的事情去做回應,並且以安心穩定的語氣和內容與寶寶溝通,讓寶寶覺得這件事情沒什麼大不了;反之,若說「你不要哭!這有什麼好哭的!」講到哭的關鍵字,可能會讓孩子哭得更大聲,且家長若不知所措或立刻把孩子帶走,孩子可能會誤以為真的有大事發生,下次看到陌生人依舊會嚎啕大哭。

另外,若將寶寶帶到保母家或托嬰中心,寶寶哭鬧不停,久久無法自己,這時候老師或保母們,應該先和寶寶解釋媽媽去了哪裡,之後開始轉移孩子的注意力,例如拿寶寶喜歡的玩具,讓寶寶忘記媽媽離開的痛苦,第一次解釋過後,就不要再提及「媽媽」這個關鍵字,避免刺痛寶寶的痛處及哭點,這樣寶寶就能夠順利地轉移情緒。

分離焦慮症

分離焦慮是孩子人生的必經過程,但對部分孩子來說,卻會是情緒障礙的一種,若分離焦慮情況嚴重,會長時間處於情緒或行為的反應顯著異常,並且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適應,就被稱為「分離焦慮症(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;簡稱SAD)」。

有些孩子會透過拒絕參與活動來表現分離焦慮,像是不想去保母家、不願意和其他人玩耍、不願意上學或不要一個人睡覺,嚴重時不僅心理有反應,會不斷胡思亂想,過度擔心親人會突然死亡或受傷,生理部分也會開始出現不舒服,像是哭到嘔吐、頭痛或肚子痛等。袁巧玲博士指出,這時必須尋求醫療單位的協助,家長也必須注意孩子分離焦慮的輕重程度。

文/彭曉薇  採訪諮詢/國際行為分析師袁巧玲

*本文摘自媽媽寶寶

https://www.mombaby.com.tw/articles/3819

 

分離焦慮克服法:

爸媽可以做的五件事──

一、增進親子關係。

有空時陪孩子玩他想玩的遊戲、說故事、帶他出去玩、了解他的想法等。 另 外,留意家裡是否有些變動可能會造成孩子的不安,例如有剛出生的弟妹、有生病手足需要照顧、 爸媽常吵架、改變照顧者等等。這些都會引起擔心失去愛的感覺,因此與父母分離時就更不安了。 所以如有這些情形,要讓孩子感覺到被關懷及支持,才有可能減低分離焦慮。

二、培養孩子降低分離焦慮的方法:

給他一張你的照片或其他可以代替你陪伴他的東西,告訴他 若想念你時可以看看照片、告訴老師、跟小朋友玩、或看書等等。

三、離開孩子時要表現得溫暖而堅定:

離開時抱抱孩子,溫和但明確告知什麼時候一定會去接他, 希望他在學校跟小朋友玩得很開心,也相信他做得到。然後才把他交給老師。

四、準時接送。

跟孩子的承諾一定要信守,如遇臨時情況無法準時接他時,一定要事先告知何時 會去接他。

五、在家裡玩躲貓貓的遊戲:

透過遊戲讓孩子體驗,父母不見但還是會出現的感覺。

爸媽不能做的五件事──

一、偷偷溜走:

心想孩子看不到就好了。可是孩子反而會因無法確認父母什麼時候會在、什麼時 候會離開,而讓不安感更加嚴重。

二、大人呈現不安:父母的不安也會傳染給小孩。

三、用大人的情感威脅:

例如對孩子說:「你再哭我就不帶你回家了。」「我不要愛你了,我要愛妹妹,她比較乖。」

四、只考慮解決問題,忽視孩子的情感:

例如跟孩子說:「我不管你了,弟弟在家等我。」或將 孩子直接交給老師,說「讓他哭」,然後逕自離開。

五、威脅處罰:例如跟孩子說:

「明天去幼稚園如果你又哭,回家就要罰站。」 其實這些都會讓孩子更害怕,更增加他們的分離焦慮。因為他們本來就沒有安全感了,從這些話 語或行為,更讓他們相信爸媽的確是不愛自己了。還有一種說理說服,例如:「你長大了,要勇 敢!不能哭囉!」雖然孩子的確會希望自己勇敢及長大,可是若不覺得父母是了解他、愛他的, 這樣的話語其實是沒有幫助的。

*本文摘自親子天下

https://www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5026534

何謂溢奶跟吐奶

溢奶跟吐奶皆是將胃裏的奶回過來從口排出,排出的量可從一小口到一大口, 只是兩者在表現的程度上有所不同,溢奶是胃裏的奶回流上來而從嘴角溢出 來,而吐奶是直接從胃部將奶嘔吐出來。 在嬰兒期,溢奶及吐奶的情形很常見,而造成的原因也很多;有些單純的溢 奶,在嬰兒期是正常的現象;但有些吐奶的情形,則跟身體的疾病有關。為人 父母者若能進一步的瞭解,將能滅少很多不安,也更能適切地照顧自已的嬰 兒。

*不必擔心的溢奶狀況 正常的嬰兒在出生後的前幾個月,或多或少都會有溢奶,甚或偶而吐奶的情 形;這可能與嬰兒的胃容量較小,或食道的肌肉張力為未完全有關;因此在餵 食量過多、或脹氣厲害、或肚子用力時,則會將胃裏剛喝下去的奶溢流出來。 只要寶寶的神情愉快,活動力佳、食慾正常、大便正常且體重增加正常,則這 種情形就不用擔心,是屬於正常的現象,當寶寶 4、5 個月大時,自然就逐漸 改善。

※父母可注意以下幾點,來改善溢奶情形

1.哺餵母奶時,要將乳頭緊貼寶寶小嘴來吸吮,避免嘖嘖有聲,以免吸入過多 空氣。

2.奶嘴洞要適中,(4 個月內最好用圓洞奶嘴,奶水一滴一滴慢慢自動滴下的流 速最好),以免吸入太多空氣。

3.奶量要適中,不要一次餵食過多,以免把胃撐脹。

4.餵奶期中宜多排氣一次,餵完後再排氣一次,以減少胃脹氣。

5.餵完後可側臥或俯臥,且將上半身抬高,可減少溢奶並避免吸入嗆到。

6.餵完後避免過度翻動或活動,以免壓迫到腹部。

※若寶寶經過以上的方式處理,溢奶或吐奶的情形仍很頻繁,則要考量最易引起嬰兒溢奶及吐奶的疾病-"胃食道逆流"。

※發生吐奶時如何緊急處理:

1.發現寶寶吐奶,滿口都是奶水時,宜立刻將寶寶擺成側臥或俯臥姿勢,然後拍拍背部,讓嘴裏的奶水順利流出。

2.滿口是奶水時,正常情形下喉部會閉氣以免嗆奶,但閉氣一久則臉部會開始發紺,故要盡快把口內奶水排出,才會重新開始呼吸。

3.若不幸發生嗆奶,一開始會反映咳嗽,此時要將寶寶抱起,趴在大人的腿 上,頭朝下,然後用力拍擊背部,讓吸入氣管的奶水震動出來。

4.處理後若寶寶顯得呼吸急促,咳嗽不停則要送醫檢查。

5.若寶寶沒有恢復呼吸,則立刻給予人工呼吸,並緊急送醫急救。

*胃食道逆流

一、何謂胃食道逆流:

人類食道進入胃交界處有一圈張力較高的肌肉環,稱為「賁門」,它的功能就是 卡緊胃之入口,讓吃進胃內的食物不會回流到食道。當賁門的肌肉壓力受影響 時,則可能使胃內的食物逆流回食道,甚至嘔吐出來,造成明顯症狀,即稱為 “胃食道逆流”;約 1/300 之嬰兒有此疾病。會影響賁門壓力的情形有:賁門 的肌肉張力本身偏低,或賁門肌肉短暫鬆弛,或者食道進入胃的角度不正常, 或者胃排空時間過長使胃壓增加,或者腹部壓力增加(像哭鬧、咳嗽、排便)而 造成胃食道逆流。

二、症狀:(父母應注意吐奶的寶寶是否有下列情形)

寶寶出生後幾天到幾週即可能出現症狀;喝完奶後,常會有溢奶甚或吐奶的情 形,有時喝完奶 1~2 小時仍會發生;有些寶寶一天 1~2 次,有些甚至餐餐都 吐。有的會因常胃酸逆流之關係,造成食道炎,而使得寶寶疼痛不安,甚至厭食; 有的會因回吐而引發呼吸暫停,甚至臉發紺的情形;有的會因嘔吐而引起咳 嗽,甚至吸入性肺炎;有的因長期吐奶,而造成營養不良,成長遲緩;故父母 應小心觀察。

三、胃食道逆流的嬰兒

大部分在 6 個月後,症狀會逐漸好轉;80%的病兒在 兩歲前會完全改善,95%在四歲前會痊癒。可依嬰兒症狀的嚴重程度,採取適 當之治療方式。

四、治療方式:

1.姿勢治療:可採取側臥睡姿,或頭部墊高 30 度的趴睡睡姿(但嚴重心肺疾病 或神經疾病的嬰兒不建議趴睡)。

2.食物治療:嬰兒滿 4 個月以上,可於奶水中加入米粉等澱粉成分,達到稠化 效果,可減緩吐奶情形。

3.藥物治療:若症狀明顯的嬰兒,可請醫師評估使用藥物治療,主要作用在增加賁門張力或促進胃排空或減少胃酸刺激。

4.外科治療:對於長期內科治療無效或症狀嚴重之嬰兒,則考慮在一歲左右以 後,以外科方式治療。 ※再次強調絕大部分的嬰兒隨者年齡長大,症狀都會明顯改善,進而痊癒,只 要給他時間,小心照顧,並避免併發症的發生即可。

*其他可能引起吐奶的原因,及應注意的情形

其他如幽門狹窄、腸道阻塞、便秘栓塞、巨腸症、腸套疊、腸胃炎等腸道疾 病;泌尿道感染、敗血症等感染性疾病;腦膜炎、顱內出血等腦部疾病;以及其他代謝性疾病都可能引起嘔吐。

By小兒科劉凌玉醫師

*本文摘自網路

大家都知道餵母乳對寶寶好,因此兒科醫師通常會建議媽媽,母乳至少餵到寶寶一歲,世界衛生組織則建議,最好餵到兩歲,我身邊還有喝母奶到三歲的個案。然而,許多媽媽心中都有個疑慮:如果寶寶已經長牙,還是持續哺乳,會不會增加蛀牙機率呢?有專家建議,每次親餵之後,都要幫寶寶刷牙,但媽媽實在做不到,又該如何是好?

理論上來說,母奶中的乳糖含量高,容易被口腔中的蛀牙菌利用,似乎是引起蛀牙的危險因子。但凡事都有一體兩面,親餵母乳意味著降低奶瓶的使用,也間接減少用甜食、零食安撫寶寶情緒,整體來說,或許還能減少蛀牙機率。所以科學家提出一個等待被解答的問題:究竟幾歲之前親餵母乳,不會增加蛀牙的機率呢?

一歲前有保護效果

為了回答這個問題,知名的醫學期刊《刺胳針》雜誌在2016年,替大家整理了過去所有相關議題的研究成果。第一個比較明確的結論是「一歲前親餵母乳,相較於配方奶,可以減少乳牙蛀牙的機率」。一歲前哺餵母乳能降低多少蛀牙機率,世界各地研究各有差異,以亞洲人種而言,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在中國湖北省的兒童研究,竟可降低高達81%的蛀牙機率!

哺餵母乳為什麼能夠保護牙齒?目前仍沒有確切的答案。但以實證醫學來看,並不是母奶本身有防蛀牙的效果,比較有可能的是間接的因素,比如說:母乳中豐富的「好菌」趕走蛀牙菌、哺乳減少奶瓶的使用,且孩子較晚接觸含糖飲料等等。

至於一歲之後仍在親餵母乳,根據研究顯示,蛀牙機率就慢慢升高。但是升高的原因是母乳本身造成的嗎?這又是另一個無法回答的難題。一歲之後的孩子,副食品已經成為主要的熱量來源,他們平常吃些什麼?有沒有吃黏牙的食物?有沒有喝含糖飲料的習慣?父母有沒有認真幫忙刷牙?都會影響研究的品質。

綜上所述,蛀牙這檔事,可能不能歸咎於哺乳而已。一歲之後就算把母乳戒了,但白天不刷牙、不使用牙線、不找牙醫塗氟、白天盡吃些垃圾食物、那麼蛀牙也是必然的結果。反之,雖然媽媽透過親餵母乳安撫孩子入睡,但是睡前有好好刷牙、用含氟牙膏、有定期找牙醫師塗氟,或許,也沒有想像中那麼糟糕。

但是媽媽還是別鐵齒,一歲之後可以開始試著戒夜奶,避免含乳頭入睡,這是目前牙科醫師一致的建議。

戒除夜奶的方法,可以分三階段循序漸進:先戒白天與睡覺無關的母奶,適應兩週後再戒睡前的母奶,最後階段再戒半夜的母奶。每一個階段都讓幼兒有段緩衝期,利用其他感官刺激來安撫寶寶,比如說觸覺(按摩、搓頭髮、觸覺刷)、聽覺(唱歌、說故事)、口腔刺激(安撫巾、奶嘴、大拇指)、擁抱(爸爸媽媽、安撫玩偶)等,讓不同個性的孩子,找到可以安撫自己入睡的方法。

by 小兒感染科 - 黃瑽寧 (親子天下雜誌108期 2019-09-01出刊)

2019-08-29 00:00 更新:2020-04-13 10:16

*本文摘自親子天下

https://www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50801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