榮獲評鑑績優

親子橋

【 蒙特梭利教育的益處:培養幼兒全面發展與自我認識能力

蒙特梭利教育是一種以幼兒為中心的教育方法,強調自主學習和個別發展。透過提供適當的環境和教具,蒙特梭利教育幫助幼兒培養全面發展和自我認識的能力。本文將探討蒙特梭利教育的益處,並介紹其中幾個重要的方面。

 

• 提供多元學習環境

蒙特梭利教育提供多元化的學習環境,讓幼兒能夠自由地選擇和探索各種學習活動。透過不同的教具和資源,幼兒可以自主地學習、觀察和實踐。這樣的環境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主動性,促進他們在認知、語言、社交和感知等方面的全面發展。

 

• 培養自主學習與解難能力

蒙特梭利教育鼓勵幼兒主動參與學習,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和解難能力。幼兒在適當的指導下,可以自由地選擇學習的主題和方式,並參與各種實踐活動。透過自主學習的過程,幼兒能夠發展出問題解決和批判思考的能力,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自信心。

 

• 培育社交與合作能力

蒙特梭利教育強調社交和合作的重要性。在蒙特梭利學習環境中,幼兒有機會與其他孩子互動和合作,共同學習和探索。透過合作活動和團隊遊戲,幼兒學會尊重他人、分享和解決衝突,培養了他們的社交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。

 

• 培養自我認識與自信心

蒙特梭利教育注重幼兒的自我認識和自信心的培養。通過自主選擇學習活動、自我評估和自我修正,幼兒能夠發展出對自己能力的認識和信心。他們學會尊重自己和他人,培養了良好的自尊心和情緒管理能力。

 

蒙特梭利教育以幼兒為中心,注重培養他們的全面發展和自我認識能力。透過提供多元學習環境、培養自主學習與解難能力、培育社交與合作能力,以及培養自我認識與自信心,蒙特梭利教育為幼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,促進他們在學業和生活中的成長和成功。

 

我在亞葳一天都在做什麼呢?

一起來看看吧!!!

【阿布與小樂系列繪本】,不僅是給孩子看的,同時也是給父母看的,因此這本《媽媽我睡不著》,就是要來回答眾多父母困擾的嬰幼兒睡眠問題。在這個故事中,我不僅要替媽媽發聲,也同時要替孩子發聲,希望「兩造」看完之後,能更加理解對方的內心戲(哈)。

《阿布與小樂》

睡眠沒有什麼標準作法,在台灣這個多元社會,每個家庭可能都採取不同的的睡眠模式:有和父母同房不同床的,也有獨立房間自己睡的,當然親子同床共眠者也不在少數。但不管採取什麼睡眠方式,你會發現父母對孩子,永遠就只有三個期待:

第一、躺上床趕快睡著

第二、睡著後半夜不要一直醒

第三、晚上能睡足十個小時,甚至更長

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一件怪事,就是每次只要媽媽晚上「還有事情要忙」,或是緊張「隔天需要早起工作」,孩子當晚反而不容易哄睡,好像故意就是要跟你唱反調似的。倒是那些無壓力的夜晚,父母純粹跟孩子聊聊天,摸摸臉,欸,他們竟然就不小心睡著了。

睡前儀式帶給孩子安全感

聖經有一句話說:「不要含怒到日落。」孩子白天如果有被訓斥,處罰,或種種不愉快的遭遇,他都會把這些負面情緒埋藏在大腦裡,直到睡前才開始對媽媽撒嬌,耍賴,或者抗拒上床,這些行為背後代表的OS都是:「我不要睡覺,因為我今天還沒開心到!」

這就是睡前儀式的重要性。為什麼要有睡前儀式?就是希望帶給孩子一天完美的ending,而孩子心目中的完美ending就是:「媽媽能原諒我今天犯的錯,告訴我她愛我,願意無條件接納我,這樣我才能安心入睡」。所以睡前儀式若純粹虛應故事,急著想讓流程趕快走完,反而是沒有效果的。這就是為什麼媽媽若晚上還有其他事要忙,心不在焉,急吼吼的想哄睡孩子睡著,在這種「人在心不在」的氣氛之下,睡前儀式注定是要失敗的。

在美國賓州大學Douglas Teti教授的研究中,就證實了這一個理論。他發現可輕鬆哄寶寶入睡的母親,會有一些特質,比如說這些母親在睡前抱著這些嬰兒哺乳時,會一邊注視著寶寶的臉,一邊回應寶寶所發出的聲音。當寶寶皺眉頭唉哼時,媽媽會立刻溫柔的回應"It's OK"。當孩子偷瞄媽媽有沒有在看他時,媽媽會讓寶寶知道「我也在看你」。孩子對床邊故事稍微表示不耐煩時,媽媽會給予適時的回應。這樣的互動之下,孩子心裡踏實了,很容易就進入夢鄉。

而另一組母親,對著兩歲大的小孩讀床邊故事,小孩已經不耐煩到跑下床了,她們還是硬要孩子上床把故事聽完。這些孩子平均離開床舖4次,被抓回來4次,入睡困難,睡前儀式形同虛設,一點效果也沒有。研究者也發現,江湖上很多號稱可以讓寶寶安靜的睡前活動,只要父母心不在焉,最後通通都沒什麼用處。

這些結論再次證明:睡前儀式的重點,根本就不是在於順序或動作,而是孩子有沒有接受到媽媽情感上的交流,若有感到被重視,很有安全感,這樣才比較容易入睡。

睡前的情感糾結

對寶寶而言,睡覺時間是一種情緒上的轉折,因為他將面臨一天當中與父母親最長的分離時間。比較早說話的幼兒,甚至會明確的告訴媽媽:「我睡不著,因為我閉上眼就看不到你了,我會想念媽媽。」

身為家長,我當然非常能夠同理,父母心中總有100個待辦事項,必須等孩子睡著後處理。然而我們也心知肚明,父母與孩子對於睡覺的這場角力賽,最後一定是寶寶勝出。既然如此,當我們哄睡孩子的時候,還是暫時放下一切凡塵俗事吧!專心跟孩子說故事,悉心回應孩子的話語,讓他能帶著安全感,心滿意足的進入夢鄉,這也是為人父母的成就感之一啊!

2018-05-15 00:00 更新:2021-06-29 11:53
by 小兒感染科 - 黃瑽寧

*本文選自親子天下

https://reurl.cc/43Dzj2

Q 寶寶一哭,要立刻安撫他嗎?

面對每兩小時哭著要喝奶、晚上不睡覺的新生兒,《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》一書作者提出,寶寶哭不要先餵奶,要等到四小時再餵,以建立寶寶規律的作息。寶寶哭不停也不需要立即回應,千萬不要想盡辦法讓寶寶不哭。這些觀點及方法,的確讓疲憊的新手父母看到一線曙光。

該不該用百歲醫師育兒法養小孩?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生黃瑽寧認為,上述說法約是四十年前的醫學主張,近十年另有「親密育兒」學派,兩種學派各有理論依據。育兒仍需掌握適齡適性的原則,一歲前,寶寶的生存需求必須完全仰賴父母,因此讓寶寶感受到安全,安撫他們是此階段最重要的發展目標。如果哭了馬上有人回應,哭鬧頻率反而會變少,因為他的需求獲得滿足,安全感得以建立。若是照顧者有所猶豫,偶爾才給予回應,寶寶容易混淆,以為自己必須哭得更大聲才能有回應。

寶寶出生時沒有語言,上天賦予他們最大的禮物是哭,有人形容哭是「促進親密依附關係」的行為,哭吸引大人分辨哭聲,當大人有回應,寶寶的需求被滿足後,會馬上安詳的像天使,大人因為這樣對寶寶更有親密感,寶寶也因此對大人形成更安全的依附,知道:我是重要的、我有需要時有人會真心對待我、大人及世界是安全的。

親職專家楊俐容認為,沒有一套教養法適用所有的新生兒,爸媽要了解孩子的氣質,依氣質的不同給予適切的教養。例如規律性高、反應度不強的寶寶,採用百歲醫師育兒法,對寶寶的負面影響會比敏感型的寶寶低。

Q 百歲醫師派和親密育兒派,哪個比較好?

這兩種學派最大的差異在於,以父母為中心還是以寶寶為中心的育兒。百歲醫師育兒法強調以父母為中心,講求規律的重要,將寶寶的作息,訓練成父母想要的節奏,希望寶寶配合爸媽。近年兒童發展專家強調的親密育兒法則呼籲家長,寶寶哭泣代表有需求,爸媽必須給予回應,寶寶才有安全感,進而有能力發展對人及對世界的信任關係。

親職專家楊俐容建議,一歲前採需求式教養,爸媽對嬰兒需求的回應,的確會影響寶寶的行為。所以,觀察、分辨需求的種類成為爸媽重要的功課。寶寶一哭,先弄清楚是基本需求還是額外需求,基本需求要馬上回應,爸媽可以充實對嬰幼兒發展的知識,並透過記錄寶寶喝奶、大小便、睡眠的狀況,找到基本需求的軌跡。一開始可能會遇到判斷失準的情形,但不斷嘗試、修正(Trial and Error)之後,對孩子需求的掌握度將會愈來愈精確。

不同氣質的寶寶,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強度不一,爸媽要先了解孩子的氣質,才能因材施教。例如反應度強的敏感型寶寶,一點小事,可能就哭得呼天搶地,爸媽還是要回應,但不需以「讓孩子不哭」為目標,而是把力氣放在安撫寶寶「哭小聲一點」。走過去柔聲安撫,並滿足他的基本需要,如果寶寶持續哭泣,爸媽就不需要太過焦慮。

擁有與爸媽安全依附的情感關係,孩子成人之後,有能力在「活出自我」與「適應社會」之間取得平衡,更有機會發展成保有自己獨特的優勢,卻仍然願意與他人合作,也少有以憤怒等負面情緒處世的態度。

Q 如何和一歲前的寶寶建立親密關係,幫助他穩定情緒?

尚未發展出語言的零至一歲寶寶,大量倚賴「感官」來認識周遭事物。他們聽、看、聞、觸摸,甚至抓起東西就往嘴裡送,藉此探索整個世界。諸多腦科學研究顯示,在這段期間,給予寶寶多種感官體驗與不同環境的刺激,伴隨著細緻的言談品質,才能增進大腦突觸連結,誘發孩子的思考力,引發學習。

早期的感官運用經驗,就建立在換尿布、泡牛奶等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「保育」工作中,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嬰幼兒保育系副教授楊曉苓曾強調:「在一天當中所做的每一件事,都可以是遊戲與學習,」因此,千萬別把遊戲解讀為玩具時間,更不是一套程序嚴謹的流程。「光是拿著毛毯跟孩子玩遮臉的躲貓貓,就是一種包含視覺、觸覺的好遊戲。」

平時經常對著寶寶說話,也是增進親子關係很重要的玩法之一,雖然寶寶還不會說話,但父母仍要著重自己單方面說話的聲調與方式,看似每天在自言自語,這不僅影響著親子互動的品質,對於增進孩子的大腦發育也有益處。

此外,幫寶寶按摩也可以增加親子互動,並幫助孩子建立起身體意識感,對寶寶感覺統合方面有積極幫助。台灣國際嬰幼兒教育保育發展促進會創會會長鄭宜珉特別提醒,在按摩時可以多和孩子說話,例如:「寶貝,這是你的手,媽媽在幫你按摩手喔。」尤其可以使用吟唱的方式進行,更能健全寶寶的多元發展。而離開新生兒階段之後,隨著肢體逐步成熟,寶寶會有更多的動態需求,這時候可以開始和寶寶玩瑜珈,也可以和寶寶一起親水、游泳,同時刺激各個不同感官。

*本文摘自親子天下

https://www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5079106

媽媽問:二寶還是baby,需要大人的陪伴,而3歲的哥哥,原本很多行為已經懂事了,但弟妹出生後卻常常黏著媽媽,討抱抱。如果跟哥哥說,弟弟現在要睡覺,媽媽等一下才能陪你,大寶就會崩潰大哭……該怎麼辦?

老二出生,老大退化

手足真的會嫉妒對方,很多父母從懷第二胎起,開始準備,包括借弟妹名義送禮物給哥哥姊姊,或跟老大一直講「弟妹是來陪你的」,但有時卻沒效,老大愈來愈退化。

其實,這可能是爸媽少做了這些事:

1. 沒注意到大寶不會自己玩:

很多年幼的大寶,開始真的不是嫉妒,他們只是不知道怎麼跟二寶玩,方式錯了,就被冠上嫉妒之名,因此當孩子出現好哥哥好姊姊的行為時要大力讚美誇獎,出現不當行為就直接引導即可!

2. 不懂引導合作性言語:

遊戲、或日常活動,盡量讓手足同一組,且大人要盡量營造美好的合作結果,強調的就是”你們兄弟隊合作果然是超強”,讓合作關係取代競爭關係。

3. 沒發現孩子在刷存在感:

有了手足,你的時間一定會被瓜分,但你可以讓孩子覺得自己的存在很重要,例如將孩子升級為你的小幫手,幫忙拿奶瓶、紙巾、剝豆子等,這能讓孩子覺得他跟你是”一隊”的

4. 沒鼓勵到老大優勢:

老大發現老二被關注,就會去學老二的行為,也就是”退化”,這時候只要你多誇獎老大的獨立行為,稍稍抱怨老二凡事都得仰賴他人的寶寶行為,他很快就會知道,甚麼才是贏得大人注意力的王道。

5. 無形中做了手足比較:

別在大寶面前說以前大寶如何如何,現在二寶如何如何,就算你認為你說的是好的,也難保大寶解讀起來的意思,是正如你所想的。

6. 沒引導老大的同理心發展:

引導大寶觀察二寶現在的情緒,可能的原因,或大寶的行為,帶給二寶怎麼樣的感覺,除了引導,爸爸媽媽平時在跟大寶溝通時,也該多用同理心的言語

7. 少了讚美老大的獨立:

每天一定要有抱抱時間、獨立相處時間,說說貼心話的時間讓大寶知道你很愛他

一、小孩危機素質養成

1、學會環境評估

家長不僅要關注孩子加減乘除學得怎麼樣,還要教給孩子如何確保自己的生命安全,以提高孩子對環境安全的評估能力。有了對安全形勢的評估能力,孩子的行事就會小心規範起來。

教導孩子培養危機意識很重要

2、避險身體素質

家長應該讓孩子在大自然中練習奔跑跳躍,在游泳池裡學會擊水游泳,在模擬危機中學會避險逃生。這樣孩子既增強了體質,鍛煉了意志品質,又培養了受挫意識和生存能力,能很大程度地減少此類悲劇的發生。

3、要有鎮定心理

許多孩子多是被動依賴成人解決問題,缺乏積極主動的交往能力,造成孩子積極生存能力差,遇到危險慌亂不敢呼救。因此家庭安全教育就是要將孩子培養成識險、避險、會求救的人,這樣孩子才會成為自己生命的管理者

二、教導兒童自我保護

1、要有防人之心

告訴孩子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邀請,不要接觸自己不瞭解的物品,不要去自己不熟悉的地方,等等。這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孩子受到陌生人、動物或者危險物品的傷害。

2、熟悉自家情形

我們要讓孩子記住並能夠清楚地表述自己和父母的姓名、家庭電話、家庭住址、父母的行動電話等資訊。這樣,孩子在迷路或者走失的時候,就可以向員警求助,並且能夠在員警的幫助下順利回到家中。

3、意識危險存在

有些意外的發生並不僅僅是因為孩子自我保護意識差,就像某些交通事故一般,即使是遵守交通規則,也有可能會遇到突如其來的飛車。應該讓孩子意識到危險的存在,讓他懂得任何地方都不是絕對安全的。

三、建立幼兒危險概念

1、 強化安全概念

可以在孩子的胸前劃一條安全線,高度大概在胸口的位置,家長要告訴孩子如果窗戶或者欄杆達不到這條線,就不要將身體探出去,並且要在生活中不斷找機會重複強調這個概念。

2、 安全教育訓練

幼兒的安全教育之所以難做,就是因為大多數小孩子沒有危險的意識,不知道什麼樣的行為會有危險的後果。孩子的父母尤其是幼兒的父母應該特別注意,安全教育訓練是要幫助孩子建立危險的概念。

文章部分摘自唐宋元明家庭教育 博客 人民網

媽媽育兒百科發表。

*本文摘自媽媽育兒百科

https://mombaby.tw/article6334.html

您今天讀故事書給孩子聽了嗎?

美國有一次調查有三歲以下孩童的家庭,發現有16%的家長從來沒有唸故事書給孩子聽,另外23%則一週只讀不到兩次。您可能會問,「三歲以下?他們連字都不會認呢!何必浪費時間呢?」如果您這樣認為,就大錯特錯了。

有一項長達二十年的研究證明,學齡前的的親子共讀,可以讓孩子進入小學時更加順利,並且影響日後的閱讀能力,口語表達能力可以比其他孩子高兩倍,讀得越多,效果越顯著。而這兩項能力,是學習最重要的基本功夫。

這麼長期的研究觀察,開始於1989年發起於美國波士頓的一個兒科診所。就像台灣現在的景況,因為疫苗打的很好,公共衛生做的很好,所以大部分的小朋友其實都沒什麼嚴重的疾病。這位醫師並不以此為自滿,他覺得小兒科醫師應該負責照顧孩子的「身心」健康,身體顧好了,還有心靈的健康需要努力。他聯合了一群熱心的醫師和教育學者,開始在健兒門診提醒媽媽親子共讀,甚至贈書給貧窮的家庭。

雖然親子共讀的觀念常常被提及,但是會得到資訊的家庭,多數還是高教育水準的家長。這個運動特別之處,是由醫師主動出擊,因為每個孩子都會來打疫苗,趁這個機會,將親子共讀的資訊,提供給資源比較貧乏的家庭,讓他們的孩子得到更好的幫助。因此醫師稱這個活動為Reach Out and Read (ROR),意思是主動伸出醫師的手,而不是由家長主動詢問。

這項運動得到了熱烈的回應,二十年下來,全美國共有四千多家診所參與,他們每一年給出570萬本童書,幫助350萬名以上的兒童。更重要的是,藉由這項活動的追蹤,證實親子共讀的確可以給孩子未來極大的幫助,絕不是憑空論述而已。

一開始這些家長對於親子共讀有一些疑慮

第一:住家附近沒有書店(尤其是鄉下地方)

第二:不知道怎麼讀(以前小時候也沒人讀給他聽,或者是家長本身識字不多,教育程度不高)

第三:兒童繪本太貴了,第四:雖然嘗試過親子共讀,可是小朋友聽一聽就跑掉了,搞的很不愉快。

基於以上四個疑慮,ROR運動給醫師三個方式來幫助家長:

第一:由醫師主動告知家長親子共讀的重要性(正如我第一段所述)

第二:送給六個月至五歲的「健兒」一本好的圖畫書

第三:請志工在診所外面示範讀書給孩子聽,讓家長知道訣竅所在。

事實上,家長不用學習太多,只要有一本書在家就夠了。就算每天讀同一本書,就算家長認不得半個字,都可以藉由書中的圖畫和口語,給孩子足夠的語言刺激。要知道,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辭彙是很簡單的,因為我們的生活週遭也許相對很單純;但是繪本裡的文字,有時候是平常不會使用的,因此可以給孩子更多樣化,更豐富的語言經驗。

為什麼六個月就開始親子共讀?根據研究顯示,越早開始唸書給寶寶聽,語言發展越好,這個影響可以持續到小學的年齡。至於較大的小孩,可以以「我問你答」的方式進行故事,甚至請孩子反過來講故事給家長聽。不同年齡的孩子,對於共讀有不同的發展階段,我列於下表讓家長們參考。

親子天下

雖然您的孩子一開始可能對親子共讀興趣缺缺,但是不要氣餒,也不要給孩子壓力。每天睡前,或者孩子玩累的時候,問他要不要唸故事書,或者拿兩本書在面前晃晃,由他挑選自己喜歡的書,就算老是挑同一本也好。久而久之,親子共讀會變成你們之間最快樂的時光,孩子在語言上的進步,也會令您驚喜萬分!

2011-08-15 00:00 更新:2021-09-28 14:30

by 小兒感染科 - 黃瑽寧

*本文摘自親子天下

https://www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5064113?utm_source=Drhuang.FB&utm_medium=social&utm_campaign=cp-f10-editor-5064113-210216

考考大家:兒童最容易受傷的場所在哪裡是學校、公園、還是家裡?

也許已經有人猜出來,孩子最溫暖的家,其實是最危險的事故發生場所!

根據靖娟基金會的調查,35.8%的孩子有在家受傷的經驗,最多事故傷害發生的場合,不是浴室,也不是廚房,而是最溫暖的客廳!事實上,大部分(70%)的狀況下,居家災難都可以預防,只要花點心思多做準備,孩子就能在安全的環境長大。

嬰幼兒事故傷害的發生,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親不了解孩子的發展程度。孩子本能的學習,如踢腿、翻身等,常常出乎家長意料。每個新的發展里程總有第一次:第一次翻身、第一次用手抓東西、第一次扶著牆壁站起來等。這些第一次的動作,如果事先沒有安全的防護預備,下一步可能就是跌落、燙傷、摔倒等傷害的發生。

在我家孩子仍年幼時,我常常在家匍匐前進,想像自己是剛學會走路的小孩,感受居家環境的不同角度。如電視櫃上放著一張亮晶晶的光碟片,我如果是小孩,一定會想爬上去拿,就會試著爬爬看,測試櫃子是否穩定?有沒有什麼東西容易掉落?藉由這種「感同身受」的遊戲,提前預防危險事故的發生。

居家事故傷害的預防重點,分為幾個面向:

1.居家防護

如嬰兒床:避免孩子趴睡防窒息或繩絞事件,也要預防墜樓以及各種易翻倒的櫥櫃,可收合的桌椅等等。

2.預防燒燙傷

成人戒煙,小心熱鍋、熱湯、暖氣、熱水爐、瓦斯爐等。

3.溺水預防

絕對不要單獨讓孩子在浴缸、水桶、馬桶、泳池、漁塭、釣蝦場等場所旁邊玩耍。留意僅僅五公分高的水位,就有可能讓幼兒溺水。

4.誤食藥物

所有藥物、清潔用品、維他命等,都應該鎖在高處的櫃子哩,不讓孩子有機會吃到,更不可用飲料罐裝非飲料的物質。

5.觸電預防

尤其是在浴室潮溼的環境,更容易造成觸電傷害。

6.玩具安全

購買有安全認證的玩具,夜市所贈送的便宜玩具,很可能有零件或碎片掉落,造成誤食或窒息危險。

 我在這篇文章中,完全沒有使用「意外」這兩個字。因為意外是無可避免的,比如說地震、風災,但居家發生的每一件事故傷害,都可以事先預防。讓我們在居家防護多花點心思,少點遺憾吧!

【愛家顧問團】Q&A

台灣急診醫學會副秘書長白永嘉醫師

◎若是孩子撞到桌角或是在家中受傷嚴重,家長該留意那些注意事項?

A:送急診的話,基本上不會馬上做電腦斷層,因為與X光照射檢測相比,輻射線高出十幾倍,太小的孩子不太建議。醫師首先會觀察孩子的活動力與食慾,若有很明顯的頭部受到撞擊,會先照X光,了解頭骨是否受傷,因為孩子頭骨受傷的機率比成人要高出許多。若沒有明顯外傷,家長需要經過兩到三天的觀察,因為後續可能有慢性出血的問題,家長也必須留心孩子是否有不尋常腹痛現象,或者原本沒有感冒,外傷後突然出現呼吸急促,甚至會喘。原則上受傷後的三天內都是觀察期,在急診若是有嚴重患者,醫生就會建議留院觀察了。(白醫師)

耳鼻喉科謝麗君資深主治醫師

◎在居家設置上,家長有何該留意的預防意外措施?

A:在電視或茶几桌角等比較尖銳的邊角,建議加上防護貼,若窗簾屬於拉繩式的,家長應將繩索繫高,要用時才解開放下,防備孩子不小心纏繞脖子,導致窒息。(謝醫師)

家事達人專欄作家陳映如老師 

A:市面上有販售可以扣在窗軌上的卡榫,讓窗戶只能開一個小縫就卡住,或可將木頭切成小塊,塞到窗軌中固定,窗戶只能打開到指定距離,避免孩子把窗戶開太大,有跌落的危險。

關於廚房的安全柵門,其實年紀大一點的小孩很快就打開了,現在有很多親子教育,會鼓勵大一點的小孩可以進廚房,教導他們從認識食物開始,知道什麼是危險的不能觸碰,而不是一直隔離。或是也建議媽媽煮菜時,可以給孩子一個安全椅,讓她練習剝剝菜或一些輕鬆易做的事,有一些參與感。

台灣急診醫學會副秘書長白永嘉醫師

◎小孩從沙發跌到地上,會造成嚴重後果嗎?

A:不論從何種高度跌下來,最怕就是被尖銳物刺傷,有發生過孩子跳跳跳,然後眼球就受傷的案例;其實孩子到達某個年齡層,很喜歡跳來跳去,不慎從床上或沙發上跌落,也可能會導致骨折。

耳鼻喉科謝麗君資深主治醫師

◎家中的小物品如何安置?誤食的話如何處理?

A:1-3歲的小朋友對很多東西好奇,常常拿到後又會往自己身上有洞的地方塞,如耳朵、鼻子或嘴巴等,誤食的案例較難處理,如卡在食道或氣管,可能得進手術室處理。鈕扣式的電池最可怕,不小心落入鼻孔或嘴巴、食道中一個小時,就會造成黏膜穿孔,破洞後接著組織癒合,就會有傷口沾黏、造成狹窄的現象,若在卡在食道部位,可能造成吞嚥都有問題。像剪刀、電池、指甲刀等尖銳物,可以用蓋子邊有扣住的保鮮盒,小小孩不容易扳開,或將比較危險的藥品放在音樂盒裡,一打開就有音樂,造成警示作用。

◎幼兒吃到花生或堅果類,很容易噎到,該如何處理?

A:若是「先救」和「求救」兩種方式,會建議民眾先做後者。如發生事情當時,家中有另一外大人,最好有一位先打電話,因為兩人都慌張地想做些急救措施,未必就能達到果效。像小Baby的話,可以將頭放在手掌心,身體趴在手臂上,一手支撐住,一手拍打上背之處,以手掌力量往身體上方拍打,讓食物或卡住的東西可以順沿食道往上;唯一擔心的是怕小孩已沒有呼吸現象,所以要拍打五下,接著扶著頭轉身,身體靠在自己的大腿上,以CPR原理,用食指與中指作「胸戳」動作產生壓力,一旦他身體裡有聲音發出,就可以檢查東西是否已送上口腔。

1歲以上的小孩或成人,則改以從其後環抱,兩隻手扣在腹部位置,雙手用力往後、往上的動作,以力道逼出東西。其實若他還有聲音說話,代表是部分阻塞,基本上都鼓勵他自己咳出或靠著小桌子自己壓比較好。但小baby不鼓勵用這樣的方式,因為這樣的力道非常大,容易對肝臟和脾臟造成影響,甚至造成破裂。

撰文◎ 黃瑽寧醫師

*本文摘自親子天下

https://www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5072931

每個人生下來都宛如一張白紙,雖然幼兒的天生氣質會使他有特定導向的行 為表現,不過,外在環境以及常接觸到的人事物也會影響其人格養成,其中,最 重要的就是主要照顧者──爸爸、媽媽,因為你給的教養方式和環境會影響 baby 的人格養成喔!

從大人的回應中建構自我 康寧醫護暨管理專校幼保科專任講師楊琳表示,每個孩子都會有與生俱來的人格 特質,也就是常聽到的「氣質」,氣質會讓 baby 的個性朝特定方向發展,不過, 性格也不是全受限於天生的基因或氣質,仍然有些外在因素會產生影響。其中, 父母的教養方式就會影響孩子如何表現個人本質,如同一般成人,幼兒會從他人 的反應來修正自己的行為,以達到平衡的互動模式,且父母在和子女互動時,會 不自覺地從動作與情緒傳達出訊息,baby 即從大人的回應來建構自我的意義, 也就是說,如果家長老是對孩子感到不滿,很少給予正向的關懷和讚美,他就會 認為「自己是不好的」,漸漸地就較少表現自己,長大後,顯現出來的態度就是 較畏縮的,因此,大人給與孩子的每個回應常會影響其人格發展。

3 大要素影響父母教養風格

既然父母的教養風格會對孩子產生極大的影響,那麼,又是什麼影響了父母的教 養風格?楊琳表示,一個人從小到大所接觸到的都可能影響日後的所做所為,而 在教育孩子當時,所處的情境及身心情況也會產生影響:

1. 父母本身:

過去,自己父母的管教方式和家庭環境都會影響日後的教養方式, 可能承襲,也可能發現其中的缺失而有所改變,楊琳表示,個人特質也會在這之 中產生作用。另外,孩子的出生是否在家庭的期待與計畫中,亦可能影響對待孩 子的方式。

2. 情境因素:

父母自己本身的處境也會影響心情,進而影響教養方式,如父母 親的工作、婚姻及健康情況。另外,楊琳指出,若是整個家庭的社經水準偏低, 經濟負擔較重,也容易使父母親採用偏向專制的管教方式,注重懲罰和紀律;而 若是高社經地位的家庭,管教子女時會傾向溫暖開明與誘導的方式,強調孩子成 就、創造及獨立的性格。

3. 子女因素:

孩子本身的氣質、性別和年齡與家中排行,亦與父母對待的方式 有所影響。 0 歲就要開始教養 腦神經學研究發現,0~3 歲是大腦最敏感的期間,此時接受到的刺激會促進腦 神經元的銜接,在此時期,來自外界的影響會特別大,明新科技大學幼保系教授 張玲芬指出,因此,教養要從 0 歲就開始,而不是認為在嬰兒時期只要照顧好生 理需求即可,實際上,進入 3 歲後,baby 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個體,有行動的能 力、也有控制周遭事物的能力,還可與人進行溝通,因此,3 歲前給予的教養顯 得特別重要,特別是家長給的照護和每個回應都會影響孩子。

家長教養 10 大守則

家長應該時時檢視自己對待及回應孩子的方式,而孩子的日常行為是否也已經受 到自己不合適的教養方式所影響,楊琳說,如果能把握一些教養的基本原則,很 自然的,就會成為最佳的教養風格。

1. 以身作則:

父母親對孩子有所規範的同時,也要樹立學習與模仿的好榜樣, 以免孩子心理出現「為什麼你可以、我不行」的疑問。

2. 雙親教養態度一致:

若是兩人發現教養態度不一致,應該私下協調出共識, 避免在子女前面爭吵,或一前一後給予不同的行為標準,以免他們產生混淆。

3. 給孩子肯定:

父母必須時常擁抱孩子,給予肯定、鼓勵與讚美,特別是當 baby 有良好表現時,即使只是一件小事,也抱抱他並跟他說「你好棒喔!」讓孩子產 生自信心,另一方面也能增強這個良好的行為。

4. 接納其差異性:

每個孩子天生下來就有其個別性,不論是個性或是發展,但 是父母要能公平的對待每個孩子,接納個別差異,並依其性向與能力做引導。像 是對於天性怕生的孩子,到了新環境後就不應該強迫他立刻與人打招呼,而是應 該給他多一點時間熟悉環境後,再帶著他和大家打招呼。

5. 讓孩子有自主權:

許多父母會認為孩子還小,能力或心智都不足以自己做決 定,但事實上,在有行為能力後,幼兒就已經是個獨立的個體,父母應該要在合 理的範圍內給予孩子自主權,讓他練習選擇,並且要他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,而 不是大人事先幫他處理好一切事務。

6. 親子協商規範與約束:

每個家庭都有其原則和規範,在規定前應該要和孩子 一起討論,甚至連破壞原則的懲罰也可一併討論,只要不遵守就要承擔當初親子 協商出的懲罰。當然,有罰就有賞,如果表現良好,自然獲得該有的獎賞。

7. 犯錯時要糾正:

當孩子犯錯時,除了給予懲罰之外,一定要告訴他理由,並告誡原由,讓他知道哪裡有錯,而不是不明就裡的挨了罵。

8. 時常自省:

父母老抱著「這是為他好」的心態,也自以為這樣的做法是好的, 事實上,孩子第一次來到這個世上,父母也是第一次面對這個孩子,一切都是新鮮的,應該和子女一起成長,並且不斷省視自己的教養方式,究竟是幫了孩子還是害了他。

9. 敏銳察覺:

父母要能察覺 baby 的需求,特別是情感上的,要能了解孩子為什 麼有不一樣的情緒反應。

10. 營造民主溫馨的家庭氣氛:

如果整個家庭氣氛是開放的,父母和孩子自然會 有平等的互動,這當然得靠父母用心營造,最要避免的就是老是命令,應允許孩 子表達意見。

撰文/伍偉婷

諮詢/明新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教授 張玲芬、康寧醫護暨管理專校幼保科專任

講師 楊琳

資料來源: https://www.mombaby.com.tw/celebrities/columnist/articles/14492 媽媽寶寶

2歲的小男孩在公園想去拉一隻大狗的尾巴。

4歲的小女孩問,可不可用生日蛋糕當晚餐?

7歲的小學生問,可不可請假一天不要上學,這樣就可以在家打電動?

14歲的青少年問,今晚可不可以在女友家過夜?

做為父母的一大挑戰,就是常要對這些奇怪的問題說「No」。

但是,父母常常先大喊「No」,會不會讓孩子以後一聽到「No」就先嚇一跳,其他都聽不進去了呢?

當然會,而且結果可能更糟!

紐約州立大學的教授葛韓(Glenn Geher)在《今日心理學》的一系列文章提到,說「No」是最簡單的答案,不用花時間溝通、陪伴他們繼續完成所問的事、更不用在出現不好的結果時幫忙善後。但是,如果什麼都不假思索的說「No」就結束了,結果可能會讓孩子以後也什麼都不假思索的發問,不會自己先思考與判斷,而且傷害孩子的自信心。甚至,心理學研究發現,性格比較灰暗冷漠、過分自我感覺良好、喜歡操控別人、無視別人感受、喜歡拒絕別人的成人,常常就源自擁有這樣喜歡說「No」的父母。

怎樣算是喜歡說No的父母呢?葛韓提到,如果一天要說上幾十個類似「No」的負面否定詞,就要思考戒「No」。

因為父母在家,也像是孩子的領導人。大人都不希望辦公室的上司一直否定我們的想法,希望他們了解我們,支持、鼓勵我們,讓我們覺得受到肯定、有安全感、建立信任,得以繼續往前走,不斷成長,完成目標,獲得成就感。當我們的想法有問題時,我們期待上司能夠帶領我們轉念,思考原委與替代方案,啟發我們,提供正面的建議。

孩子對父母的期待,也是一樣。葛韓進一步說明,經常肯定孩子的想法,哪怕只是部分肯定,都可以在家中塑造正向、溫暖的環境,也可以建立孩子的信任與信心,陪伴孩子度過各種成長風暴。尤其,可以釋放孩子的想像力與潛力。

用對方法說「Yes」!

不過,這並不是要父母盲目喊「Yes」。生活中有多機會可以讓父母發揮說「Yes」的力量。

例如:平時多練習用正面的方式說一件事,讓孩子感受其中的不同,還可以教孩子怎麼正面溝通事情,也可以讓孩子了解父母不是盲目一直給「Yes」當答案。

暢銷作家芭芭拉.卡蘿拉索(Barbara Coloroso)在《孩子是無價的》(Kids are worth it)書中舉了幾個用來代替一開口就說No的例子:

「可以,但之後要……」,像是「你現在可以出去玩,但之後要回來幫忙收拾東西」。

「讓我想一想…」這樣的回答,可以讓孩子知道不是隨時都有立即的答案,也可以有時間思考,要怎麼回應孩子的需求比較合適,還可以讓孩子學習要花時間思考再回答與決策的技巧。

「你來說服我啊!」、「我們可以討論嗎?」

找機會、創造情境對孩子說Yes,建立孩子的信心。

例如,孩子總是喜歡吃不健康的食物。推廣親職教育的《一個快樂的大家庭》(One Big Happy Home)作者諾斯(Kayla North)就嘗試,在一個大罐子中,裝滿健康的零食、小玩具,當時孩子來要東西、問可不可以吃或玩什麼時,她總能說Yes,她說,這樣讓孩子覺得當他們有需求時,她是可以讓他們依靠,感到滿足,也讓孩子獲得信心,還可以避免孩子總想偷渡大人不允許的事物。

對孩子聊天的內容、詢問的事項,展現興趣與關懷,讓他們願意多聊,趁機討論與學習做決定的技巧。

美國親子教養作家兼講師塔弗博士(Dr. Ron Taffel)在時代雜誌的文章指出,各年齡的孩子在做決定時,都需要指引,父母需要跟他們深度詳談,貢獻自己的經驗,但是可以用委婉的方式,例如「我知道我的經驗跟你不一樣,……,但事情有可能會這樣發展……」,讓孩子願意多說,以及讓他們了解可能有的得失。

對常見的問題設定底線,讓孩子練習思考界線,培養判斷力,久了就比較不會問明顯不可行的事。

葛韓強調,這樣孩子會有方向感、有跡可循,父母也能夠在家中營造「Yes」的空間與支持的氛圍,有更多機會可以說「Yes」。

真的得說「No」時,怎麼辦?

再想想,真的沒有空間嗎?葛韓舉了自己的例子,在大學時,因為學業成績積分差0.1分,不能修想修的高階課程。這雖是白紙黑字的規定,他還是去找老師討論,結果老師願意相信他有能力、且會努力達成要求,破例讓他修了這門課,才能讓他往前跨進一步,成就今天的自己。那一句「Yes」的力量,讓他覺得被肯定,激發了他的信心與潛能。

如果真的沒辦法了,就要少用命令、堅決的口氣喊「No」,或只從父母的喜好與利益出發、不顧及孩子的感受。

而且,說「No」時,別忘了解釋為什麼,討論有沒有其他替代方案。

2018-10-22 00:00 更新:2018-11-16 15:49
by 黃敦晴

*本為摘自親子天下

https://www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5078161